合理建造苗圃必須滿足的五點條件
2012-03-05 23:46:46點擊:
園林類圃地宜選擇地勢較高的開闊平坦地帶,苗圃道路便于耕作和灌溉,也有利于排水防澇。圃地坡度一般以 1~3為宜,在南方多雨地區,選擇 3~5的緩坡地對排水有利,坡度大小可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條件和育苗要求確定。在質地較為黏重的土壤上,坡度可適當大些,在沙性土壤上,坡度可適當小些。如果坡度超過5,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另外,地勢低洼、重鹽堿地、多冰雹地、寒流匯集地,如峽谷、風口、林中空地等日溫差變化較大的地方,苗木易受凍害、風害、日灼等災害,嚴重影響苗木的生產管理,這些位置都不宜選作苗圃地。
選擇適宜苗木生長的土壤是培育優良苗木的必備條件之一。土壤提供苗木生長所需的大部分水分和養分,根系生長所需的氧氣、溫度也來源于土壤。因此在進行困地選址時要對土壤進行仔細的化驗、分析。適宜苗木生長的土壤應是壤土,因為壤土保水保肥和透氣性、空隙狀況良好,而且要求土層深厚;有團粒結構的土壤通氣性好,有利于土壤物的活動和有機質分解,利于苗木生長。沙質土保水保肥差,結構疏松,夏季易因土表溫度過高而灼傷幼苗,起大土球時,土球易松散,苗木移栽后成活率會受影響。質土透氣性、排水差,結構緊密,雨后泥濘,土壤易樁結,過于干旱易龜裂,園林工具不僅耕作困難,而且冬季苗木凍拔現象嚴重,不利于苗木根系生長。若土壤質地不理想可以通過轱中沙或抄中摻黏及其他農業技術措施加以改進。就大多數苗木的生長情況而言,適宜苗木生長的土層厚度應在 50cm 以上,含鹽盤小于0. 2%,土壤有機質含量應不低于 2. 5%。如果土 集件差,可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條件下,使用土壤改良劑、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土壤的酸堿性也是 響苗木正生長發青的重責圖索之一,一般情況適合苗木生長的士壤pH值6. O~7.5,在種植苗木的時候要根據苗木種類對土壤進行選擇改良。
水源可分為天然水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江、河、湖、水庫、池塘等都屬于天然水源,苗圃地應設在這些天然水源附近,要求其周圍沒有污染源,并且要經常監測水源污染程度。若天然水源不足,則要選擇地下水源為苗圃供水。地下水位對苗木生長也有影響,如果地下水位過高,土坡孔隙被水分占據,導致土壤通透性差,使得苗木根系生長不良。適宜的地下水位為 2m左右。但不同的土壤質地,有不同的地下水臨界深度。沙質土為 l~l、5m;沙壤土至中攻土為 2.5m左右,重土至黏土為 2. 5~4.5m. 另外,灌溉用水的水質要求是淡水,水中鹽量要求不超過0.1%,最高量不得超過0.15%。
在進行苗圃布局選址時應向當地的氣象臺或氣象站了解有關的氣象資料,如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終止期、絕對最高和最低氣溫、土表最高溫度、凍土層探度、年降雨雖在各月分布情況、最大一次降雨量及陣雨歷時數、相對濕度、主風方向、風力等。此外還應了解當地小氣候情況。總之,園林苗圃應選擇氣象條件比較穩定、災害性天氣很少發生的地區。
在選擇苗圃時,一般都應做專門的病、蟲、草害調查,了解當地病、蟲、草害情況和感染程度,主要調查圃地內的土壤地下害蟲,如金龜子、地老虎等。一般采用抽樣法,每公頃挖樣方土坑 10個,每個面積0.25m2,課 40cm,統計害蟲的數目、種類。病蟲草喜過分嚴重的土地和附近大樹病蟲官感染嚴重的地方不宜作苗圃。例:奶,金龜子、象奧蟲、立枯病、多年生深根性雜草等嚴重的地方不宜作苗圓,如果必須在此地建立苗圃時,應對病、蟲、草官徹底根除后再建苗圃,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苗圃雜草,對育苗工作將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