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茵的草地、森林、樹從與丘陵地貌相結合,構成了英國天然風致的特殊景觀,這種優美的自然景觀促進了風景畫和田園詩的興盛,而風景畫和浪漫派詩人對大自然的縱情謳歌又使得英國人對天然風致之美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英國的風景式園林興起于18世紀初期。園林工具與“勒諾特”風格完全相反,否定紋樣植壇、筆直的林陰道、方壁的水池、整形的樹木,揚棄了一切幾何形狀和對稱均齊的布局,代之以彎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樹叢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講究借景和與園外的自然環境的相融合。
通過在中國耶穌會傳教士致羅馬教廷的通訊,以圓明園為代表的中國園林藝術被介紹到歐洲。英國皇家建筑師張伯斯(William Chambers)兩度游歷中國,歸國后著文盛談中國園林并在他所設計的丘園(Kew Garden)中首次運用所謂“中國式”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