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同一花序中不同位置的種子,其后代品種的典型性不同,如波斯菊、翠菊、矢車菊、萬壽菊等花卉,著生在花盤邊緣的種子最能確切遺傳母本的花形花色;無性繁殖花卉應選用典型葉、花、枝條等部位進行扦插、嫁接或組織培養,盡可能用年幼的腳芽進行繁殖,這樣有利于保持品種的種性。
精細的田間管理對提高花卉植物的種性非常重要,如園林工具拔除帶病毒植株,消滅害蟲,避免連作,加強肥水管理,給優良品種創造性狀充分發育的環境條件;對用種球、鱗莖、塊根、塊莖等器官進行繁殖的種類,可通過打頂、人工整枝等措施增加產量,提高種子部位的品質。要適地適花,適季適花,對喜冷涼的花卉如唐菖蒲等,在南方可改為秋季栽培,防止品種退化。
發現品種有了混雜退化現象后,要及時進行提純復壯,以免不良性狀進一步積累。在花卉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進行觀察比較,采用單株選擇的方法進行提純,達到復壯的目的。良種退化后,雖然在某種情況下可以恢復,但卻是一件復雜而困難的事,且需時較長,有些品種發生退化后甚至難以恢復,所以在對品種的利用上,應以防雜保純為主,貫徹防雜重于去雜,保純重于提純的方針。